刘晓蕾区块链应用 张晓区块链

TLBC价格行情 322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刘晓蕾区块链应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张晓区块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空气币”真相是什么?

央 视揭“空 气 币”真 相:利用名人站 台的圈 钱游戏。

去年 9 月 4 日,央 行发 布的文件明确叫停了代 币发行融 资——也就是ICO禁令。这种融 资主体通过代 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 币等所谓“虚拟货 币”的行为,在国内被明令禁止。

现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标榜着“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市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火爆依旧 禁不住的炒 币人

杨超是一位虚拟货币投 资者,今年 1 月,他看到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便筹钱进行了投 资,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赔掉了上千万。

虚拟货币投 资者 杨超说,比特币当时 买入的价格在 10 万块钱一个,以这个价格就 买 入了大概两百多万、三百万的比特币。之后这个比特币的价格就开始下滑、下挫,然后下挫每跌10%,就又 买 现 货。

实际上,这不是杨超第一次炒币。在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平台被禁之前,他的亏损已经超过了 200 万。心有不甘的杨超认为,央行出台的ICO禁令对于他这样的投资者并没有任何影响。于是,再次入场的结果更加令人失望。

虚拟货币投 资者 杨超表示,类似我这样子的这种投 资者还不在少数,整个群里面加起来接近七八百人,好几个群。最少的也得亏了十几万吧。

杨超之所以投资虚拟货币,主要是源于价格的大起大落。像比特币,从 2009 年出现,每个比特币还不到一分钱,不到十年的时间,价格一度突破了 12 万元人民币,在如此疯涨行情下,可以一夜暴富的心态吸引着大量投资者入场。

95 后, 1 千个比特币,这是郑皓升在“币圈”中的符号。在一年内将 14 万元本金变成了几个亿的他,目前手上还有超过 50 种不同的代币。但是像郑皓升这样的专业投资者,也不是永远的赢家。

虚拟货币投资者 郑皓升说, 前两天直接亏损了 200 个比特币,价值一千万,间接亏损大概有三千万左右。有多少人挣就有多少人亏,更多的人是在亏损的,盲目地入场,80%都在亏。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活跃的虚拟货币约有 1600 种。每天的累计交易额超过了 100 亿美元。其中,仅比特币一天的交易额就在 60 亿美元左右。 而国内投资者是全球“虚拟货币”大买家。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 毛洪亮表示,以一个最大的国际化的平台为例来看。在这上面监测到从 2018 年到现在,数字货币跟人民币的兑换交易额大概是 13 亿人民币,占整个平台总的交易额大概13%左右。

“空气币”频现 新发行代币增加 30 多倍

央行把代币发行融资明确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可是,记者发现,仍有很多企业在发行,代币为什么会这么热呢?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 毛洪亮表示,国内的交易平台,尤其是主要的交易平台,上线的交易币种相对比较少,目前来看比原来丰富了很多,比如说火币、OKEX,它们上线的币种都已经超过了 100 种。 2017 年 9 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 3 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

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代币发行融资层出不穷的背后,在专业投资者看来,这个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泡沫。

虚拟货币投资者 李笑来说,现在很明显有泡沫,且一直有泡沫,但这个泡沫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业内人士说,在泡沫中,最为危险的,是完全没有实体项目支撑的“空气币”。

2018 年 1 月 15 日,号称全球首个支持数字加密货币的博彩游戏平台英雄链,上线即“破发”,由发行价0. 6 元跌至0. 05 元。 3 月 14 日,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立案调查;2018 年 1 月,主打“放卫星”和打造太空操作系统概念的太空链进行ICO, 1 月 10 日向私募投资人发行代币SPC,仅一天便募集近 10 亿元, 3 月 28 日,太空链项目及相关代投涉嫌诈骗已被扬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立案。像类似的现象,在虚拟货币行业屡见不鲜。

IT社区和服务平台CSDN副总裁 孟岩介绍, 这种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称之为空气币,占比很难说,但是在泡沫之下,这个比例是不小的,有可能会超过50%、60%甚至70%。

“空气币”与其他融资项目不同,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公司,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就可以成为融资主体。在央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后,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而以“团队”为融资主体的代币融资项目甚至都不需要将注册地外迁,一切照旧,就可以继续融资圈钱。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 毛洪亮介绍,很多ICO的主体就仅仅是一个团队,很多没有注册到公司的级别,所以很难说有一个公司主体,或者是企业主体。

涨跌游戏 忽视价值资本为王

正常来讲,每种代币都是基于某个区块链技术或者应用的“虚拟货币”。看好这种代币,就是看好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但是,在暴涨暴跌的一轮一轮行情中,一些空气币都会被市场接纳。

对于普通投资者,在目前的虚拟货币定价中,即使是真正有实体项目支撑的代币,也难以参照IPO项目以实体项目的估值进行定价。在信息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对于一种虚拟货币的价格完全取决于项目的包装,甚至是项目由谁站台。李笑来就经常出现在一些项目的宣传中,成为一个站台人,其中也不乏空气项目。

虚拟货币投资者 李笑来说,99.99%的情况下是被“站台”的,急于赚钱的人是害怕错过机会的,又判断不了,所以就看站台的人是谁,也许那个站台人有影响力,那就意味着这个东西被看好,可能将来会有影响力。

专家表示:只要是资本愿意,即便是背后没有项目的空气币,也有价格大幅上涨得可能。因为各国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资本通过涨跌游戏,可以轻松圈走小投资人的资金。这样的操作对于目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新发行代币、或者融资总金额不大的小币种而言,操作起来并不难。

虚拟货币投资者 郑皓升说,为什么币能涨呢,就是很多游资,比如,一百个比特币,一百个比特币现在是六百万,卖一百个比特币并不能对这个大盘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把这六百万去买一个小币,这小币可能会涨得很多。

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以及投资者期待暴富的情绪,放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介绍,你就没有价值,但是照样可以炒得很高,为什么呢,就是搏傻,虽然价值是零,但是现在卖十块钱,后面二十块钱还有人愿意买,再找一个更大的傻瓜卖给他。

来源:央视财经

央视新闻调查揭批“空气币”真相是什么?

去年9月4日,央行发布的文件,明确叫停了代币发行融资。这种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如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的行为,从此在国内禁止。如今半年时间过去,虚拟货币的市场情况如何?央视财经频道联播调查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

以下为央视《新闻调查》全程记录,由链得得App编辑整理:

火爆依旧 禁不住的炒币人

今年1月,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看到比特币价格上涨,筹钱进行了投资,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赔掉了上千万。

虚拟货币投资者杨超:比特币当时我买入的价格在10万块钱一克。然后以这个价格就买入了大概两百多万三百万的比特币。然后之后这个比特币的价格就开始下滑、下挫,然后下挫每跌10%我就又补,又补现货,又买现货。

实际上,这不是杨超第一次炒币。在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平台被禁之前,他的亏损已经超过了200万。心有不甘的杨超认为,央行出台的ICO禁令对于他这样的投资者并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再次入场的结果更加令人失望。

禁令并没有让国内投资者对代币交易,望而却步。在众多虚拟货币中,最著名的要数比特币。从2009年出现以来,每个比特币还不到一分钱,不到十年的时间,价格最高点突破了12万元人民币,直到今天,它的最新报价5万3千元左右。正是在如此疯涨的示范效应下,一个个一夜暴富的传奇吸引着新的投资者入场。

95后,1千个比特币,这是郑皓升在“币圈”中的符号。在一年内将14万元本金变成了几个亿的他,目前手上还有超过50种不同的代币。实际上,国内投资者已经成为全球“虚拟货币”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

目前,全球活跃的虚拟货币约有1600种。每天的累计交易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其中,仅比特币一天的交易额就在60亿美元左右。 很多投资者看到的是郑皓升这些人的一夜暴富,却没看到,即便是郑皓升这样少数的个例,也不是一直的赢家。

数字货币投资者郑皓升:前两天我直接亏损是200个比特币,价值一千万,间接亏损大概有三千万左右。这是一个零和市场,有多少人挣就有多少人亏,更多的人是在亏损的,盲目的入场,你80%都在亏。

空气币频现,新发行代币增加30多倍

在央行去年9月的文件中,把代币发行融资明确为:“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可是,因为技术上的便利,国内的“虚拟货币”投资者买卖代币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会这么热呢?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 9月份之后,在上线数字货币币种方面比原来丰富了很多,比如说火币、OK他们的上线的币种,都超过了100,这块更加丰富。2017年9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三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

在新增的大量币种中,泡沫正在不断增加。李笑来,被称为“中国比特币第一人”,他坦言,要想完全避开代币市场中的“泡沫”,根本不可能。 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代币发行融资层出不穷的背后,是代币在市场中不断的破发、甚至直接消失。

虚拟货币投资者李笑来: 肯定有一些投过的币就不见了,就消失了,就做烂了,肯定有,而且比例还不少,不告诉你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谁闲着没事说你看我这么傻。现在很明显有泡沫,且一直有泡沫,但这个泡沫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在泡沫中,最为危险的,是完全没有实体项目支撑的“空气币”。

2018年1月15日,号称全球首个支持数字加密货币的博彩游戏平台英雄链,上线即“破发”,由发行价0.6元跌至0.05元。

3月14日,被中国某县公安局以涉嫌诈骗立案调查

2018年1月,主打“放卫星”和打造太空操作系统概念的太空链进行ICO

1月10日,向私募投资人发行代币SPC,仅一天便私募近10亿元

3月28日,太空链项目及相关代投涉嫌诈骗已被扬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立案

2018年2月1日,艺术链涉嫌虚假宣传,陷入退币风波,后项目方进行1:1回购,目前网站下线,创始人不知所踪。

“空气币”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和其他融资项目的不同,代币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公司,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就可以成为融资主体。在央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后,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而以“团队”为融资主体的代币融资项目甚至都不需要将注册地外迁,一切照旧,就可以继续融资圈钱。

名人站台忽视价值,落入资本圈钱游戏

大量不同种类的代币发行,背后都有一个逻辑,就是每种代币都是基于某个区块链技术或者应用的“虚拟货币”。理论上,看好这种代币,就是看好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然而,在暴涨暴跌的一轮一轮行情中,甚至一些空气币,也就是背后其实没有任何真实项目的代币,依然被市场接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发现,对于普通投资者,在目前的虚拟货币定价中,即使是真正有实体项目支撑的代币,也难以参照IPO项目以实体项目的估值进行定价。在信息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对于一种虚拟货币的价格完全取决于项目的包装、甚至是项目由谁站台。李笑来就经常出现在一些项目的宣传中,成为一个站台人,其中也不乏空气项目。

专家表示,只要是资本愿意,即便是背后没有项目的空气币,也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因为各国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资本通过涨跌游戏,可以轻松圈走小投资人的资金。这样的操作对于目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新发行代币、或者融资总金额不大的小币种而言,操作起来并不难。 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以及投资者期待暴富的情绪,放大了“虚拟货币”市场的风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你就没有价值,但是照样可以炒的很高,为什么呢,就是搏傻,虽然价值是零,但是我现在卖十块钱,后面二十块钱还有人愿意买,我在找一个更大的傻瓜卖给他。

刘晓蕾区块链应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张晓区块链、刘晓蕾区块链应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刘晓蕾区块链应用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