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 蚂蚁区块链相关上市公司

TLBC价格行情 6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蚂蚁区块链相关上市公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终于不用再猜了,蚂蚁官宣A+H上市计划

在经历了数不清的“传言上市-官方否认-再传-再否认”的循环后,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终于正式确认将开启上市计划,它的选择不是此前传言最多的美股,也不是单独在香港上市,而是A+H —— 将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发行。

2020年7月20日晚间,蚂蚁集团公布了上市的计划。在公开信中,关于上市时间点和市场选择,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解释道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替代,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为这些年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多家机构和媒体预计蚂蚁集团此次上市估值至少为2000亿美元,这一规模在A股和港股市场均排名第5。彭博还报道称,蚂蚁集团将选择多家银行安排规模为100亿美元的香港IPO事宜。

上市地尘埃落定,蚂蚁也终于长成了大象。

作为蚂蚁集团最为外人熟知的产品,支付宝的诞生最早是为了解决淘宝网的用户信任问题。2003年5月,淘宝网创立,线上交易付款流程极其繁琐:买家要先找银行柜台或邮政汇款,再把汇款底单传真到淘宝,淘宝的小二收到后再人肉通知淘宝卖家发货。淘宝推出担保支付,问题迎刃而解。后来,淘宝把这项担保交易的服务,称为“支付宝”。

2003年~2004年,支付宝的目标就是服务好淘宝。2004 年底,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上线了支付宝网站,并通过浙江支付宝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变成了独立支付平台。

2010 年,随着淘宝客户增加,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支付成功率从60%提升到90%以上。支付行为的相关数据也得以沉淀,进而让蚂蚁在之后可以衍生出各种其他服务。

看到了快捷支付带来的用户体验提升后,支付宝想要更大程度挖掘用户价值,最简单的办法是给余额生利息。支付宝拉来天弘基金,采用货币基金+支付消费的模式,打造一款“货币基金支付”产品。2013 年,余额宝就此诞生,并成为蚂蚁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

2014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成立,围绕着“金融服务”,又延伸出了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业务的网商银行,这背后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小微企业建立信用体系;诞生了基于大数据来评估个人信用水平的芝麻信用,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共享经济、新零售、信用政务、 社会 治理等领域;以及深刻改变互联网用户消费方式的消费金融类产品花呗、借呗。

随着提供的产品增加,蚂蚁的金融和 科技 双重属性也越来越强。虽然通过持股、投资等方式获得多个互联网金融牌照,但在外部环境变化下,蚂蚁也不断调整其定位,更多强调公司的 科技 属性。

2017年3 月,蚂蚁集团开始对外宣称自身定位为TechFin(金融 科技 ),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2018年,蚂蚁集团定位转换进一步清晰,蚂蚁集团原CEO井贤栋对外宣称,蚂蚁金服定位为一家 科技 公司,而进入金融领域则是“一不小心”。2019 年底,蚂蚁在品牌理念上也试图挣脱一款金融服务工具的窠臼,将“支付就用支付宝”的slogan改成了“生活好,支付宝”。

进入2020年,蚂蚁集团为上市做了最后的密集调整。先是3月10日进行了“诞生15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升级”,从金融工具服务平台升级到数字生活服务平台,2019年上任的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同时就任饿了么董事长,表示要在支付宝上“培育更多的饿了么和更多的美团”。

蚂蚁集团在技术方面的多年积累也开始向外部展露,蚂蚁宣布将自研数据库产品OceanBase独立进行公司化运作,面向市场进行商业化。

2020 年6月,蚂蚁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蚂蚁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

名字改变,营收结构也在变化。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蚂蚁营收六成来自支付接入服务费,两成来自金融服务,技术服务营收仅为一成;2017年,技术服务收入上升至三成;2019年底,有媒体报道称蚂蚁集团技术服务收入的占比和金融服务接近持平。近期蚂蚁集团CEO胡晓明接受专访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蚂蚁集团收入的80%将来源于技术服务费。五年内,技术服务费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将从2019年的50%上升至80%。

如今,蚂蚁集团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约13亿,如果将蚂蚁的 历史 从2003年上线“担保交易”算起,这家公司已有近17年 历史 ;但如果从“蚂蚁金服”的成立算起,不过6年 历史 。

在这个漫长且曲折的商业故事里,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的关系也经历调整。2011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分拆”。当年阿里巴巴和支付宝签订协议,支付宝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和技术服务费,金额为当年税前净利润的49.9%,支付到支付宝上市时止。支付宝上市时,支付回报额,回报额为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将不低于 20亿美元且不超过 60亿美元。

2019年,阿里巴巴根据与蚂蚁金服2014年签订的协议,入股并获得蚂蚁集团33%的股权,不再享受来自蚂蚁集团的“知识产权收益”,这些知识产权还将归于蚂蚁集团。

根据阿里巴巴年报,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权,阿里系的君瀚和君澳持有蚂蚁集团50%的股权。君瀚所持有的蚂蚁集团股份经济利益属于马云、谢世煌、阿里巴巴其他员工、蚂蚁集团及其关联方和参股公司的其他员工。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约持有蚂蚁集团83%的股权。

蚂蚁金服上市的话,股票价格会是多少

至2020年8月,蚂蚁金服还未上市,所以暂时不知道股价会定为多少钱。

阿里巴巴(09988)旗下蚂蚁集团启动A+H上市计划,财新引述消息称,蚂蚁集团计划两地上市集资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估计最快在9月IPO,按上述集资规模计算,蚂蚁集团有望超越沙特亚美,成为史上集资规模最大的新股。

蚂蚁集团估值约2000亿美元(约1.56万亿港元),预计将发行15%的股份,计划在上海科创板发行10%股份,尚余5%会在香港发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蚂蚁金服宣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蚂蚁区块链双链通全面升级开放。这一服务运用区块链技术可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难题,同时让小微商家也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一模式已在成都率先应用。通过与成都商业银行、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双链通完成了供应链金融的全链路覆盖。上链后,整个融资流转过程清晰留痕、不可篡改,所有参与方都要通过双链通进行身份核实和意愿确认,数字签名实时上链,杜绝了资金挪用等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蚂蚁金服区块链“双链通”升级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蚂蚁金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00亿美元估值的蚂蚁终上市

蚂蚁集团什么时候上市

截止目前蚂蚁集团目前暂缓上市计划,暂时不会上市了。

2020年11月3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蚁集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同时蚂蚁集团宣布暂缓在港交所上市。11月6号,蚂蚁集团启动退款程序。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蚂蚁金服,是浙江一家金融服务企业,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

蚂蚁金服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公司旗下产品包括支付宝、网商银行和蚂蚁金融云等。

蚂蚁集团发布又一区块链重磅应用 能否再造一个“支付宝”?

在此之前,阿里方面也多次预告将在今日发布“颠覆性产品”。那么,Trusple能解决哪些痛点?应用前景有多大?Trusple的推广目前面临哪些困境和阻碍?

又一个“支付宝”

“与支付宝当年推出担保交易的初衷一样,Trusple也是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所不同的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复杂流程信任中的突出特性,Trusple更好地契合了解决国际贸易信任的需求。”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 科技 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

具体来看,在Trusple平台,当买家和卖家产生一笔贸易订单后自动上链并开始流转,银行会基于订单约定的付款条件自动进行支付,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卖家需督促买家去线下操作转账,同时也能防止屡有发生的恶意拖延付款时间现象。而买家也可以基于上链的真实订单获得账期等金融服务,大大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和采购效率。

而对买卖双方来说,在Trusple上的每一次成功交易都是一次“链上信用”的沉淀。当企业产生融资需求时,金融机构可以向Trusple平台提出验证请求,来确定企业的贸易真实性。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风险,同时也盘活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营运能力。

据了解,目前已有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5家银行成为Trusple的首批合作伙伴。

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有多复杂?以下是银行的信用证业务流程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不仅流程复杂,而且银行还要收取高额的服务费。如果有了区块链贸易结算平台,开发一个贸易结算合约,出口商直接将预付款放在智能合约中,等出口商的货物到达目的地,系统验证单证合格后再触发智能合约放款给出口商,不仅流程简单,服务费用低,更重要的是能降低资金占用周期,提高资金效率。

“目前蚂蚁集团推出的Trusple便是如此,蚂蚁链也支持智能合约。”李炼炫表示。

概括起来,传统跨境贸易和Trusple就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差异。传统的贸易模式中,银行作为中心,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信用或融资便利,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这其中的“信用”是银行的第三方信用。而区块链的信任模式,其“信用”来自于区块链本身,不需要第三方中介。

面临两大障碍

Trusple的推出也实现了阿里19年来的一个夙愿。

早在2001年,阿里巴巴B2B公司就曾尝试用类似中间担保的模式解决外贸交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受限于时的技术条件未能如愿。2年后,支付宝的出现解决了C2C业务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但由于企业之间的交易远比个人之间复杂得多,付款方式和物流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19年前的计划一直搁置至今。直到如果区块链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因此,阿里方面将Trusple的推出称为堪比支付宝诞生的重磅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Trusple虽与支付宝功能类似,都是为了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但解决思路完全相反。Trusple旨在消除中间环节,去中介化,而支付宝则是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最大中介。Trusple仅针对跨境贸易中的B端用户,因此目前来看与支付宝相安无事。那么未来如果有类似产品用于国内C2C电商场景,则意味着将革支付宝的命。

阿里的区块链布局

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防篡改、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特性,天然属于解决信任问题的利器。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区块链会成为“信任的机器”。因此马云说,没有区块链的阿里会“死人”的。

马云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以电商起家的阿里,支付宝在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在线上交易的信任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支付宝就没有阿里今天的电商帝国。“我们在过去十几年中,持续通过技术和创新,推动信任机制的建设”,蚂蚁集团在IPO招股书中如是说。

为此,早在2015年,阿里就成立了区块链小组,开始投入区块链的研发。2017年10月,蚂蚁金服(蚂蚁集团前身)发布“BASIC战略”(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云计算)。今年7月,蚂蚁集团申请科创板上市前夕,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马云亲自为蚂蚁链命名,可见其在阿里生态中的地位。

如今,阿里系已落地了50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蚂蚁链在技术上已经能够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PPS)。

今年4月,蚂蚁“开放联盟链”正式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其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能力。随后,相关的区块链应用落地步伐进一步加快,7月份发布蚂蚁链一体机,可为政企开发者节省90%以上的区块链部署时间;9月18日对外开放包含数据安全计算硬件、3D合约安全服务、数据隐私计算服务的隐私安全“三件套”;今日再发布Trusple。

研发方面,阿里的区块链专利申请已经连续4年蝉联全球第一,其自研的跨链技术也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据上交所网站披露,蚂蚁集团的科创板IPO已进入“提交注册”环节。“上市以后,蚂蚁集团最重要的事是投技术,未来重点投入研发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五大技术领域。”蚂蚁集团CEO胡晓明表示。

6个工作日交出“首问”答卷,蚂蚁集团科创板征程再进一步

8月25日晚间,上交所受理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为联合保荐机构。同日,蚂蚁集团向港交所递交A1招股申请文件。8月30日,蚂蚁集团科创板进程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6个工作日后,蚂蚁集团回复“首问”。据此前披露,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这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本次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15%。

在最新回复中,蚂蚁集团表达了对于科创板上市的决心和信心。蚂蚁集团表示,公司的A股发行和H股发行两者并非互为条件。如果公司由于任何原因未按计划进行H股发行,或如果公司在H股发行中发行的H股数量减少,或公司H股的实际发行价不在H股发行的估计价格范围内,A股发行可能仍会进行。

对于以上问题,蚂蚁集团在回复中披露了杭州云铂章程所涉及的相关具体内容,并进一步说明:马云能够实际支配杭州云铂股东会与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相关事项的表决结果,并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公司50.5177%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章程及协议,在杭州云铂股东会相关决议事项上,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为马云的一致行动人。

另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的确认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公司章程的约定,阿里巴巴合伙有权提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多数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并在有限情况下有权直接任命董事,以使得其提名或委任的董事构成董事会成员的多数。但是,由于阿里巴巴合伙向阿里巴巴集团提名和委任的董事候选人由阿里巴巴合伙的合伙人通过一人一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因此马云不控制阿里巴巴集团。也就是说,马云控制蚂蚁集团,但不控制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非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蚂蚁集团表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2.6470%的股份,未达到公司股份总额的三分之一,不存在其他对于蚂蚁集团控制权的安排,并非公司的控股股东。进一步而言,其间接控股股东阿里巴巴集团也不控制蚂蚁集团。

在回应关于“数据共享协议与数据安全”问题时,蚂蚁集团表示,公司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存储均是独立部署。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各自具备独立的计算能力,双方各自采集的数据均各自独立存储,不存在共用的混合数据池。

蚂蚁集团还详细披露了拟重点投入研发的技术领域及方向,包括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根据补充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7月31日,蚂蚁集团在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专利或专利申请,共计26279项,其中6382项已经获得授权,当中40.17%布局在中国。公司在区块链领域连续4年专利申请全球第一,累计专利授权数212件,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技术人员占比64%,覆盖所有业务线。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和蚂蚁区块链相关上市公司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蚂蚁集团区块链上市计划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