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太平洋岛民区块链,以及太平洋岛链示意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通证经济是什么?
通证经济是区块链行业中的概念,通证又称Token,原指令牌,代表的是一种权利或权益证明,是价值互联网,让每个个体、每个组织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发行通证,形成自金融范式。
通证经济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证经济通过通证激励的方式提升生态圈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每个成员在生态圈内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棱角分明,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大规模协作。
“通证”作为一种信任保障,是实现这种关系变革的有效途径。区块链解决了陌生人的信任问题,通证经济促进了区块链的应用繁荣。
年底区块链战役打响最后一枪,Vpay或将成为币圈热土、顶级公链孵化器
区块链技术应用,从国外到国内,从不认可能到逐步应用,数字币也被各国所接受采纳,发展不可小觑。
很多区块链项目数字资产的应用,都需要一个平台进行流通、交流。项目从无到有,从技术研发到广泛应用都需要强大的支撑而不是腹死胎中,这便有个区块链孵化器,vpay近300万用户量,每日增加20000人,强大的数据支撑使不少数字公链和天使轮众筹为之而来。
vpay,十月中旬,好事连连。
10月11日,国际E网正式打通全球50家交易所数字共享,实现同步全球各大交易所数据。
10月13日,ABS链众筹开启全新的加密世界。
10月19日,VTS物联网公链开启众筹。
10月18日,澳交所开放注册;10月22日,VRT与澳交所(AOEX)场外交易区强势登场。
十月,还有Vpay柬埔寨游学,V公益的举行等,一揽子活动,让Vpay家人们享受到了财富盛宴,也让不少币圈人士锁住Vpay,增添活力。
从柬埔寨商学院传来的重大利好消息,你不很不知,更不能不懂。
假如你还在怀疑安全性,还在怀疑可行性,还在怀疑Vpay前景,那么你可能再一次失去赚大钱的机会。跟上平台的节奏,明年的今天就是大家收获的季节,你会赚到你从来没有赚到过的钱,不是几十万,有可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1、Vpay与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国家银行合作,发行Vpay银行卡,余额可以通过银行卡直接提现。
2、老挝国家政府准备用政府行为在全国推行Vpay,把Vpay作为老挝国的“支付宝”。
3、10月底E网和澳网打通VRT交易,币圈的朋友可以从资本市场进入Vpay,用USDT兑换VRT,再用VRT兑换余额放大五倍,再反过来用余额兑换Vpay币参加众筹。老会员也可以通过以上两个交易所用VRT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E网交易所对接了目前世界排名前17位的交易所,相当于你只要登录E网,就等于登录了国际上最大的17个交易所。
4、10月底,10万个社群开始组建,工具是“微聊”,参与者是全体会员,资格是能够获得超级节点运营权的会员。超级节点能够享受14年的分红权。大咖级的会员都已经开始布局,不是大咖级但看明白Vpay信仰Vpay的会员正在准备更大的资金上几十个VIP,然后拿下超级节点的运营权。
5、平台从1.0版上升为2.0版本,从让会员加入Vpay就能五倍理财上升为让会员持有Vpay众筹的各种链,就会成为千万富翁,如果你还能在币圈里炒币,那你的财富就能再上一个层级。
6、目前余额在58个国家线下消费,余额随时可以转换为各个国家的法定货币。
7、Vpay平台众筹的“SMTH”、“IPC”、“ABS”、“VTS”这几个公链都已经成为国家建设智慧城市和智能社会的国家战略布局,这几个公链价格大涨指日可待。(各种官媒都能查到国家对这几个公链的实际应用等新闻报道。)
最后,再一次郑重提醒一下。
愿意信仰Vpay,愿意跟着在Vpay平台上去奋斗,去赚回百万千万财富的朋友,请认真理解以上内容。
每个人都有两条路可选,究竟你选择哪条路你自己决定。当然你也可以不选择任何一条路,还是按部就班的走老路。
不管你是选择的分享推广会员,还是选择追加投资,限定这个时间的目的都是让你能参加了众筹,只有参加了众筹买到了众筹的公链,你的财富才能几何倍数的增长。
币圈没有韭菜,只有玩家,Vpay更是一个商家、消费者、投资客、创业者同台竞技,实现财富自由之所。
抓住机遇,财富才会属与您。
Vpay app注册下截
揭开区块链的神秘面纱(一)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如果以数学函数来类比的话,我们可以将分布式网络、共识机制、去中心化、加密算法、智能合约、权限许可、价值和资产等要素理解为函数中的变量或因子。这些变量和因子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区块链有别于传统技术的一些新的技术特征。
举个例子:
太平洋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海岛,名叫桃花岛。在桃花岛上,每个家庭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这些资产以粮食、蔬菜、日用品、房地产等形式存在。岛上的物质交换只在岛内居民之间进行。所有的交易都由这个岛上唯一能写会算的人——岛主黄老邪记录。每一天随着岛内交易的进行,交易信息都在不断增长,黄老邪将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记录在一本账本中,并由自己来保管。
但是,由黄老邪一人记账的模式出现了诸多问题,随着岛上居民的交易行为日益频繁,每天要记的账目越来越多,黄老邪的记账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黄老邪将记账技能传授给岛上的所有居民,使他们都参与到记账过程中来。黄老邪要求居民将交易金额及交易时间等信息都记录下来,并且每一笔交易记录经交易双方签字后方可生效。黄老邪还为岛上每一个家庭分配了各自独立的信箱,只有该家庭的成员才能使用钥匙打开自家的信箱,查看信箱中储存的账目信息。有了信箱以后,岛上的记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新的交易记录产生时,交易人将一页记载了新的交易信息的记录放入每家每户的信箱中。这些交易信息按照放入信箱的先后顺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账本,每一户居民都可以打开信箱进行查看。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个别人将信箱中的信息进行篡改,整体的交易记录依旧不会出现偏差。居民只要拿出每个人那里保存的账本,根据多数原则确定统一的交易历史,并纠正个别人手中错误的账本页目,就可以在无需岛主黄老邪监管的情况下完成记账。经过黄老邪改变后的分布式记账方式与我们下文所要阐述的区块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老邪改变记账模式后,岛上的居民都可以参与到记账环节中,每个居民之间都可以发生交易并自行进行记账,而不再需要黄老邪作为交易中心来监管完成,这与区块链点对点的特性很相似。
区块链的动态点对点网络见图: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结构见图:
在桃花岛上,由黄老邪一人记账的时期,整座岛上只有一本账本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记录。改变记账模式后,岛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拥有一本账本,这就相当于区块链这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
区块链推翻了传统的记账模式。与传统记账模式不同,区块链中的交易信息不再由单个机构来记录,而是由其中的每一个节点共同参与记账。在这个分布式网络上,每个节点都有账本的完整备份。如果有人想篡改账本上的记录,他必须改动各节点存储的账本备份,这就使篡改账本记录的行为难以实现。
这就是区块链实现分布式账本的基本原理。
共享社区设计:区块链把人与人链接起来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区块链重构了世界,区块链是对互联网的革命和颠覆。
“区块链”把人与人链接起来,建构起共享社区,把人与组织链接起来,把组织和组织链接起来,链接起全球共享社区的组织和价值交易。
在区块链时代,组织的边界实际上是非常动态的、柔性的。人与人之间可以基于项目、基于智能合约、基于通证进行动态协作,随时态在不同组织内外链接。
全球共享社区入口
全球各地的共享生活学院,是人们进入全球各地共享社区的前口,是认同共享社区价值观、是学会社群生活、是汇聚起18.48个“共享元社区”的起点,所有人必须经共享生活学院培训结业后,才能加入全球共享社区会员网络,共享社区会员网络是共享社区的进出口,确定在全球共享社区系统中的会员区块链身份,以及管理会员退出共享社区系统。
共享社区生活状态
共享生活会员在全球共享社区系统中的生活与生产有三种状态。生活与工作在社区外,活动、购物、协作服务和休闲在社区内;工作在社区外,生活在社区内;生活与工作都在社区内。
共享社区生活与生产类型:
城市端
共享生活客厅:1-10个“共享元社区”。
社区菜园:1-10个“共享元社区”。
聚落:1个“共享元社区”。
社区:10-100个“共享元社区”。
综合体:30-100个“共享元社区”。
区域平台:100-300个“共享元社区”。
乡村端
共享农庄:10-100个“共享元社区”。
营地:1-3个“共享元社区”。
综合体:30-100个“共享元社区”。
小镇:100-1000个“共享元社区”。
全球共享社区系统:
公益系统+社区系统+产业系统=全球共享生活系统。
1.公益系统使用情境
共享会:
国际共享会总会,简称为:共享会。共享会愿景:共享社区全球领导者。共享会使命:发展共享会,服务共享社区。共享会宗旨:共享美好生活。
共享会是一个不涉及政治、宗教、种族,吸收有志于发展共享社区的社会成员,在全球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志愿公益服务组织。
公益基金会:
尊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共享社区公益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共享社区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接受共享生活产业回馈,接受共享生活者捐款,接受社会捐赠,推动共享生活方式发展的公益机构。
慈善信托:
慈善信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备案设定的一种新型慈善方式,是将金融与慈善相结合的创新之举。在慈善信托架构中,慈善与金融携手,一方面,为慈善组织、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提供更充分、多元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融入信托制度灵活、高效、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各方共同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价值投资基金:
影响力投资在中国又称为“ 社会价值投资”,是指以 义利并举为诉求的资本投向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机构或项目,其产品形式广泛包括投资、债券、贷款、信托等。
共享生活时间银行:
让人闲置的时间、智慧、技能、人力产生价值,是共享生活的协作生活机制,所有共享生活社群都是共享生活时间银行会员。
共享社区协会:
共享社区是共享生活会员生活的空间,共享社区协会是全球各地共享社区的组织。
共享生活产业协会:
是全球共享生活产业链上,需求端、供给端、中间平台运营的行业组织。共享生活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国际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合作组织:
国际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合作组织”下的国际共享生活家园发展计划。
在区域国际合作核心城市,建立“国际共享生活产业合作平台”,平台上展示“国际共享生活示范园”,以平台为示范和支撑,在两个方向上发展,国内区域内城市和国外区域内城市。
2.生活系统使用情境
共享社区会员网络:
接受经过共享生活学院培训结业学员的申请,经认证后,接受加入全球共享生活系统,管理会员的会费缴纳与会员活动,管理全球各地共享社区会员大会,信用评级与管理,低于信用数值的会员,或自行退出,或回共享生活学院重新学习。
社区业主委员会:
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组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社区事务委员会:
共享社区居住者,达到一定居住时限后,可以参加本社区的管理。
社区会员大会:
本社区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本社区的常住会员大会决定。
社区生活合作社:
共享社区会员的农产品、日用品、家具、家电、服装等的生产与消费都通过合作社组织完成。可以选举合作社理事会,合作社产生的盈余根据“所有者”的贡献进行分配,真正取消了中间商,实现利益共享。
社区生产合作社:
共享社区学院、美发、超市、餐厅、咖啡馆、茶馆、旅馆、物业、健身、医务室、交通、娱乐。
3.产业系统使用情境
共享生活大学:
共享生活大学由研究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创意学院、教师学院、育儿学院、婚恋学院、青少年学院、 生活学院、老年学院、公益学院、区块链学院十二大学院构成,是共享生活区域平台的核心。
共享生活区域平台:
公益版块、共享社区版块和共享生活产业版块,组成共享生活区域平台,平台以共享生活大学为核心建立研究、教学、全细分模式运营区、产业链配套的平台生态系集聚区。
平台负责组织一个区域内的国际和国内城市的共享社区建设与运营。
垂直细分产业平台:
育儿、婚恋、品味生活、创意、养老细分产业链平台组成产业中间运营系统。
共享生活产业链:
人居、农业、景观、食品、用品、健娱、文创、休闲、旅居、银行、保险组成供给端产业系统。
四、全球共享社区区域平台
在全球的区域核心城市,建设“共享生活城市区域平台”,初期从中国开始设立10个左右,后期加密到31个。全球初步设立10个左右,中期达到200个左右,后期织密到1000个。
1.中国
南宁-东盟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昆明-湄澜五国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青岛-东北亚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西藏-南亚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海南-太平洋岛国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广州-南部非洲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福州-北非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北京-北美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深圳-欧盟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重庆-中东欧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天津-北欧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成都-西欧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银川-中东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乌鲁木齐-中亚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杭州-加勒比岛国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上海-金砖国家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南京-南美洲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厦门-海峡两岸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平台;
扬州-世界运河城市共享生活家园区域平台;
2.全球
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1-多个共享生活家园城市区域发展平台。
世界上最“重”的货币:在雅浦岛一块大石头能娶媳妇买豪宅
我们对于货币的成见和不理性的执念。
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叫"雅浦岛"的小岛,它是加罗林群岛中的一岛,实际上严格地说,这个面积只有100平方公里出头的小岛也是一个群岛。
它是由珊瑚礁连接的几个更小的岛屿组成,它的位置在新几内亚以北,在菲律宾和关岛接近中间点的地方。
这个小岛之所以大大的出名,是因为岛民使用一种特殊的钱币——石币。
雅浦岛地理位置
这种石币不是把石头磨成我们熟知的硬币大小的尺寸随身携带,准确的说是大石头磨盘。
现存的石币直接从一码到12码不等,最小的直径也有30公分、大的直径可以到数米,重达数吨。
很多石币的中间有一个圆孔,为的是插入木杆,必要的时候可以搬运。
这个小岛的居民有5-6千人,并不出产金属,就用石头作为货币材料。
这种大如磨盘的石轮,当地的语言叫fei,就是和汉语"费用"的"费"发音很接近。
"费"的材料石灰岩也不是岛上原产的,而是从数百海里外的帕劳岛上切割下来再运回雅浦岛的。
雅浦岛全貌
石币的尺寸越大、质地越好,它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
假如运输它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值得称道的故事,比如是岛上某位有名的水手把它带回来的,还会增加它的价值——同样尺寸的石币假如只能买一头猪,假如它和某个名人沾了边,背后有故事,就能溢价买两头猪了。
如果岛民交易的数额不是很大,交易完结后可以由家人或朋友,用一根抬杆穿进石币中间的孔,把它抬走。
如果是房屋和土地买卖,就要用到重达几吨的超大石币,交易结束就不抬走,只要在上面作一个记号,表示所有权已经转移就行。
列于一间茅草屋前的大石币
当地人的生活形态虽然原始,但是已经有了贫富和阶级观念,从一家人拥有石币的多少、尺寸大小和石材质地,就能评判一家人的富裕程度,衡量其在社区中所享有的地位。
可是当地首富的家里并没有大石币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的祖先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灰石,想把它运回岛上,可是归途中发生了海上险情,大石币不得已被丢入海底,可是因为有人做见证,大家仍然认可他家是岛上的首富。
1966年美国人拍摄的雅浦岛当地居民照片
雅浦岛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所知,是因为1899年德国人买下了这个小岛,美国探险家威廉·亨利·福内斯(William Henry Fumess III)访问了这个小岛,呆了两个月,留下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这份报告在1910年发表之后,就默默无闻地躺在档案馆里,又过了5年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担任英国财政部长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案例,他非常感慨雅浦岛人对于货币的理解,这个故事才广为人知。
今天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也习惯用美元交易,不再搬运大石磨盘了,连自己祖先加工石币的知识都遗忘了,所以石币现今只是作为遗迹和景观摆在那里。
1966年美国人拍摄的雅浦岛当地居民照片
可能有朋友曾经听说过这个故事,所有评论的共识之处在于: 石币像所有货币一样是一种记账符号,具备了这种功能。同时它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只要大家都认可,就可以用某样东西作为交易的媒价,哪怕这个东西是一块躺在海里的、重达几吨的大石头也行。
只要它是一个可以用数量表达的符号,就可以用它来给所有的货品计价,就成了"钱"。
也许您还听到的这样的意见:石币代表着货币发展的某种不完全的形态;
是货币在起源时期的标本。
而这部分意见是我所不太赞同的。
当地居民正肩扛着一块石币
雅浦岛大石磨是人类历史中一种极其奇葩的货币,很少有和它相似的案例。
说它代表着人类货币发展的某种不完全的形态,潜台词之一是说它和今天我们所熟悉货币的是可相比的,当然在完成交易的功能上是可相比, 但我认为雅浦岛的居民其实是创造了一种它不同于已知货币形态的一种全新货币。
潜台词之二是说它原始、在文明序列上处于较低阶段,但恰恰相反, 它包含有相当先进的思想,超出了所谓文明社会对"钱"的许多成见和迷思。
如今依旧可以看到留存于岛上的巨大石币
先说 它是一种不同于我们已知形态的一种全新货币 ,这里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它特殊在用石头做材料。
而是说雅浦岛居民在选择币材时,体现了独特的智慧。
我们已知的货币发展史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商品货币,二是信用货币。
商品货币的意思是:被拿来当钱使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项商品。
比如在美国黄金产量比较少的时代,很多地区拿烟草当钱使,若干磅烟草可以换到一匹马。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代粮食、布帛本身就有货币职能。
汉代的时候就算铜钱已经普遍流通,官员的工资(俸禄)仍然以多少石粮食来计算,丞相是"金印紫绶,秩俸万石",可见粮食是当时很保值的商品,所以以它作为给官员发工资的计价单位。
金、银既是钱,也是商品,可用于制做器具、装饰品。
这是商品货币。
大石币甚至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领域还被研究过
而信用货币是一种较高级的形态,它不以任何贵重金属为基础,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金币、银币,它就是由某种权威担保的流通工具,它只是一张纸上印着一个数字,代表着一定的购买力,大家都认账就行。
在电子货币时代,连这张纸都不用了,只要一个数字代表的购买力就行,只要在数字前面加上一个不同的符号,$、¥就表示不同的货币了。
国家担保的信用,就主权信用货币,是当今最主要的信用货币形态。
雅浦岛上的大石磨,它既非商品货币、也非信用货币。
当地女子身着盛装参加宴会
因为岛民没有发展出银行、政府这类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态,当然谈不上发行信用货币,石磨是个信用符号但不是信用货币。
如果是使用商品作为货币,以岛民所处的文明阶段来说,应该是选用鱼干、火腿一类的更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当成交换媒体更合适才对,哪怕是用贝壳,也是具有某种装饰的特殊使用价值。
可为什么会选用这种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又傻大憨粗没啥美感的大石磨呢?
这里反而凸显了一种很独特的智慧, 石磨避免了信用和商品货币各自的弊端。
遗忘在深山老林中的大石币
首先购买力以石磨的尺寸、石材质地为担保,看得见摸得着,不受任何社会组织的控制,就不存在谁掌握货币发行权,通过超发货币从别人手里搜刮财富的问题。
其次是它解决了千古以来困扰人们的货币防伪问题。
纸币时代有假钞,在使用金、银的时代,也有人把铅镀一层金冒充黄金,而大石磨没有伪造的可能。
同时它动辄上百公斤、成吨的,尺寸超大又难以移动、偷盗的难度极大,偷了也藏不住,把它打碎了吧又失去了原来的价值,这种货币设计几乎杜绝了因钱而起意的犯罪。
又因为大石磨本身不是商品,因此也避免了商品产量自身的变动而造成的价值波动。
一名当地少女和身后的大石币
尽管可能有人从外岛采来一块大石头,相当于增加了货币投放,有通货膨胀了。
但是以岛民所处的文明阶段,为开采、运输这块大石头就有巨大的付出,为制造这点通货膨胀付出的成本就高得不可思议,也足以打消了大部分人为了发财去别的岛开采石头的念想。
所以大石头又是一种天然抗通胀的货币。
因此雅浦岛石币可以说是人类经济史上最为奇葩的货币——没有之一。
1966年美国人拍摄的雅浦岛当地居民照片
它同时克服了商品货币、信用货币的弊端当然是有特殊条件的,就是小岛寡民、技术条件落后,无法大量开采、运输石材。
同时交易活动不活跃、也不复杂。要是商业发达,交易繁多,马上就会遇到通货不足的困境,可能就无法再使用大石磨当货币了。
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有个感慨, 如果文明意味着跋山涉水去开采金矿,又经过长途运输,再费尽心思放进地库;而雅浦岛堆放在露天的、甚至沉在海底的石头都能被认可有货币的价值,你很难说哪种文明更先进。
一栋别墅和它面前的大石币
所谓文明世界的人对待金钱的观念,其实比起雅浦岛的原始村民,有更多的执念和不理性。
有人认为比特币这类电子货币与雅浦岛石币相比,认为原始和现代在这里有个奇妙交汇。
因为它们都直接切中货币就是信用符号这个本质,而且都不受一个中央权力的控制。
遗留下来的巨大石币
但我认为两者有很本质的区别,因为石币仍然是一种有实物为支撑的信用,它的购买力是建立在人们对石材的尺寸和质地的直观辨识,不容易衍生诈骗和投机。
我们能从雅浦岛的原始村落学到什么呢?
我们是否也能找到那种既不受某种中央权力控制的、又能被直观辨识价值的、又能天然抗通胀、又能天然防伪防盗防欺诈的东西作为货币呢?
太平洋岛民区块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太平洋岛链示意图、太平洋岛民区块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太平洋岛民区块链
评论列表